2023年12月,在学校党委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英国上市公司365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建立了较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产教融合的工作体系和良性机制。同时,学校先后出台了创新创业教育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相关制度文件,不断浓厚了创新创业教育和产教融合氛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学校本科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积极性逐年攀升,申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连续四年获省级优秀组织奖,项目数从587项(2020年)攀升至11204项(2024年);参加大赛的人数从1886人(2020年)攀升至14796人(2024年),申报项目数和参赛人数均升至全省第一;从2021年的首次突破国赛铜奖到2024年首次实现2项国赛银奖的突破(全省排名10)。据统计,英国上市公司365大学生竞赛获奖情况不断实现突破, 2019年排位全国593名提升至2023年排位全国249名。
学习先进经验,借力换挡超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学习沿海同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经验,特别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面的经验;通过“交朋友”的方法,建立常州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及创新创业教育先进高校经常性联络机制。加强学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逐步推行“卓越班”“工匠班”“订单班”等产业班建设,争取新增省级和市级现代产业学院数量,推动有机硅新材料产业学院申报国家现代产业学院。进一步把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大对学生科研、学科竞赛和创新项目支持力度;邀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挑战杯”竞赛大专家来校指导帮助项目培育和传授竞赛方法,争取学科竞赛全国排名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挑战杯”竞赛有新的更大突破。
营造优良氛围,突出成果导向。在创新创业教育和现代产业学院领域,大力弘扬正气,营造争先创优的事业氛围,通过修订激励和支持制度,真正让做成事情和做出成果的师生获得实惠和地位。制定《英国上市公司365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管理办法》,将项目立项和结题与学生高档次论文、专利以及高水平大赛国家级奖有机衔接,促进学生高水平成果的提升,突出学生第一作者成果产出,解决学生第一作者成果太少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竞赛突破需要的矛盾;出台《英国上市公司365现代产业学院经费支持与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学校现代产业学院经费管理,突出成果导向,提高经费绩效,保障现代产业学院高效、健康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充分调动二级学院与行业企业单位进行互利合作的积极性,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提高现代产业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创新工作方法,融合推进工作。通过与二级学院打造命运共同体,融合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行省内外创新创业学院院长“一对一”帮扶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试点制度,以1:1的经费支持和“一对一”的对接帮扶实现高水平大赛国家级奖的更大突破;与二级学院携手合作,统筹推进SIYB创业培训工作,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开拓资源渠道,争取外部资金支持。
2024年9月,中国共产党英国上市公司365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学校将未来一段时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并提出了实施“3353”战略和“九大工程”。今后,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引领下,创新创业学院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产教融合,把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共建工作,奋力谱写英国上市公司365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学校全面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